遷都
朱棣所做的另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就是遷都,而遷都這種事情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一件大事。朱棣的這次遷都無疑是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京擁有上千萬人口,無數(shù)的高樓大廈,是我們國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源自于朱棣的一個決定。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三月,蒙古軍隊進攻遼東,大肆搶掠了一通,當(dāng)?shù)氐亩贾笓]沈永是個無能之輩,即無法抵御,又不及時向領(lǐng)§導(dǎo)匯報,朱棣聽說此事,大為惱火,立刻殺掉了沈永,并召集大臣,詢問北方軍事形勢惡化的原因。
朱棣質(zhì)問他的大臣們,北方防御如此之弱,蒙古軍隊竟然如入無人之境,這樣下去怎么得了,誰該為此負責(zé)?
然而出乎朱棣意料的是,大臣們雖然個個都不開口,卻并不膽怯,反而直愣愣的看著他。朱棣心頭一陣無名火起,正準(zhǔn)備發(fā)作,突然心念一轉(zhuǎn),把話又縮了回去。
為什么呢?
因為他終于明白這些大臣們?yōu)槭裁匆恢倍⒅?,該為此事負?zé)的人正是他自己!
在明朝的防御體系中,負責(zé)北方防御的主要就是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quán),可是在靖難之戰(zhàn)中,朱權(quán)被他綁票,他也跑到了南京作了皇帝,北方邊界少了他們兩個人,基本上就屬于不設(shè)防地段了,怎么怪得了別人呢?
南京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也很適宜建都,因為這里地勢險要,風(fēng)水好,外加是主要糧食產(chǎn)地,由于當(dāng)時中國的經(jīng)濟中心已經(jīng)南移,建都于此是很有利于維持明朝統(tǒng)治的。
但問題在于,明帝國的住宿地并不是獨門獨院,在帝國的北方有著幾個并不友好的鄰居,這些鄰居經(jīng)常不經(jīng)主人允許就擅自進屋拿走自己喜歡的東西,還從來不寫欠條。一次兩次也就罷了,長此下去怎么得了?
出兵討伐也沒有什么效果,因為這些鄰居基本上都是游擊隊編制,使用的是你進我退,你退我再來的政策,他們自己屬于游牧民族,又不種地,每天的工作也就是騎馬跑來跑去,閑著也是閑著,不搶你搶誰?
討伐不行,不管更不行,這真是個難題啊。
軍事政④治形勢固然是后來遷都的主要原因,但還有一些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這就是朱棣本人的特點。
難道朱棣個人與遷都也有關(guān)系嗎?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還記得,我們之前曾經(jīng)提過朱棣雖然是在南京出生,是南京戶口,但他21歲就去了北平,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雖然并沒有轉(zhuǎn)戶口(當(dāng)年進北平不難),但他的生活習(xí)慣已經(jīng)完全北方化了。
據(jù)史料記載,朱棣偏好北方飲食,而且十分喜歡朝鮮泡菜,當(dāng)時的朝鮮國王李芳遠曾派出朝鮮廚師(火者)侍奉朱棣,而他也欣然接受,想來喜好北方口味的朱棣對南方菜不會太感興趣。北方雖然多風(fēng)沙,遠遠不如南方的秀美山水,但朱棣一直以來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生活,對他而言,熟悉的才是最好的。
當(dāng)然了,朱棣遷都的主要原因還是政④治需要,既然下定了主意,那就遷吧。
且慢!這可不是說遷就能遷的,遷都不是搬家,絕對不是打好包袱,打個電話叫搬家公司來就行的。最大的難題在于,朱棣并不是一個人搬去北平,如果是這樣,那倒是省事了。
遷都不但要遷走朱棣,還要遷走他的大小老婆若干人,王公大臣若干人,士兵百姓若干人,這些人也要找地方住,也要修房子。北平打了很多年的仗,街道、宮殿都要重修,城市布局也要重新安排。而且跟他去北平的都不是一般人,需要大筆的資金才能安置好這些人。其難度絕對不下于重新建都。
這些問題雖然難辦,但畢竟還是可以解決的,擺在朱棣面前的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如果這個難題不解決,遷都就等于白遷。
我們知道,朱棣遷都的主要原因是為控制北方邊界,保證國家安全。按說遷都就能解決這一問題,但諸位想過沒有,還有一樣?xùn)|西是必須的。
那就是糧食。
北平附近不是產(chǎn)糧區(qū),而遷都必然會有很多人口涌入(中國人向來有往大城市跑的習(xí)慣),這些人要消耗大量的糧食,而且要控制邊界,就必須養(yǎng)著大批士兵,雖然明朝實現(xiàn)了軍屯(軍人平時種地,戰(zhàn)時打仗),能夠解決部分軍隊的糧食問題,但京城的精銳部隊(如三大營)是不種地的,這么多人吃什么,總不能喝西北風(fēng)吧。
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僅僅保證北平士兵百姓的糧食還不夠,因為明朝政府將來可能會經(jīng)常出去慰問一下那些不太友好的鄰居,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教訓(xùn),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派十萬人去打仗,你就要準(zhǔn)備十萬人的糧食,而北平附近的糧食產(chǎn)量是絕對不足以保障這些行動的。
可能有人會說,這算什么難題,從南方產(chǎn)糧區(qū)運輸糧食到北方不就行了?
如果你這樣想,那就恭喜你了,你終于找到了這個問題的難點所在。
糧食問題之所以成為遷都的最大障礙,難就難在運輸上,在那個年代,既沒有火車汽車,也沒有飛機,要運送糧食只能靠人力,今天我們搭乘現(xiàn)代化交 通工具從南京到北京也要花費不少時間,而當(dāng)年的人們走一趟要花一個多月,而且大家可不要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運輸糧食的人也是要吃飯的。無論他們多么盡忠職守,你也應(yīng)該有一個清醒地認識:他們在吃光自己所運的糧食之前,是絕對不會餓死的。
所以如果你找人從陸路上運輸糧食,你就必須額外準(zhǔn)備運輸者的口糧,讓他推兩輛糧車上路,運一輛,吃一輛,等到了目的地,交 出還沒有吃完的那部分,就算交 差了。而你額外準(zhǔn)備的那部分口糧可能比他運過去的糧食還要多。
如果有哪個政府愿意長期用這種方式來運輸物資,那么等待這個政府的命運只有一個——破產(chǎn)。
所以,明朝政府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河運(又稱漕運)。
是啊,問題似乎已經(jīng)解決了,答案很簡單嘛,用船來運輸糧食不就能又快又多的完成運輸任務(wù)嗎?那你干嘛還要兜那么大的圈子呢?
我可以保證,絕對沒有戲弄大家的意思,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可以用兩個字來回答:
不通。
在當(dāng)時,從南方主要產(chǎn)糧區(qū)到北方的河道是不通暢的,運河栓塞,河流改道給當(dāng)時的河運帶了了極大的不便,除非明代的船只是水陸兩用型,否則想一路順風(fēng)是絕對不可能的。明太祖朱元璋就在這上面吃過大虧,想當(dāng)年他老人家打仗的時候,需要從南方向遼東、北平一帶調(diào)集軍糧,但河運不通,無奈之下,只好取道海路,經(jīng)渤海運輸,繞遠路不說,還因為風(fēng)浪太大,很不安全,十斤軍糧能送到一半已經(jīng)是謝天謝地了
可是修整河道決不是一件可以隨便提出的事情,大家應(yīng)該還記得,元朝滅亡的導(dǎo)火線就是治理河道。水利工程無論在哪個年代都絕對是國家重點投入的項目。需要大筆的金錢和眾多的勞力。而且萬一花錢太多,動搖了國家根本,問題可就嚴重了(隋煬帝的京杭大運河就是例子),所以這件事情和修書一樣,不是強國盛世你連想都不要想。
朱棣的時代就是盛世。
經(jīng)過洪武年間的長期恢復(fù),加上朱棣正確的治國方略,當(dāng)時的明朝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去完成以前無法想象的事情。永樂大典也修出來了,搞點水利自然不在話下。
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朱棣命令工部尚書宋禮治理會通河,以保證河道的暢通,宋禮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水利專家,他完成了任務(wù),此后漕運總督陳瑄進一步疏通了河道,從此南北漕運暢通無阻,所謂“南極江 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余里”,糧食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
而遷都的其他工作也一直在緊張地進行之中,**各部門的辦公單位早在永樂七年(1409)就已經(jīng)修好,而京城的建設(shè)工作于永樂十五年開始,一直進行了三十余年才結(jié)束。
眼見機會成熟,朱棣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式下令:遷都!
原先的京師改名為南京,北京作為明帝國新的都城被確定下來,從此北京這個城市正式成為了明朝首都,并一直延續(xù)了二百余年,但它的歷史卻并未隨著明朝的滅亡而結(jié)束,相反,它一直富有生氣的存在和發(fā)展著,并最終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
當(dāng)今天的我們徜徉在北京這個現(xiàn)代化都市,看著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時,不應(yīng)該忘記,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個叫朱棣的人奠定了這一切的基礎(chǔ)。
要說明的是,朱棣在建設(shè)北京時,是有著相當(dāng)?shù)默F(xiàn)代意識的,他十分注意城市的整體規(guī)劃,分別修建了數(shù)條主線和支線,把北京市區(qū)規(guī)劃成形狀整齊的方塊,并制定了嚴厲的規(guī)定,禁止亂搭亂蓋,還鋪設(shè)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統(tǒng)。
而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故宮和天壇等北京著名建筑,都是朱棣時代打下的基礎(chǔ)(此后清朝曾經(jīng)整修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故宮,它占地十七萬平方米,征用無數(shù)勞力,用了二十年完成,它原先只是供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百姓絕對與之無緣,也沒有買票參觀這一說,但這并不能影響它在歷史上的地位。現(xiàn)在故宮已作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成為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無可否認,這正是朱棣的功績,不能也無法抹煞。
值得一提的是,當(dāng)年的遷都決不是一帆風(fēng)順,眾人響應(yīng)的,實際上,根本沒有幾個人贊成朱棣的這一決策。
原因很簡單,除了朱棣靖難帶過來的那些人之外,朝廷大部分大臣都是長期在南方生活的,老婆孩子都在南京,狐朋狗友、社會關(guān)系也都在這里,誰愿意跟著朱棣去北方吹風(fēng)?
恰好在遷都后不久,皇宮發(fā)生火災(zāi),而且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xiàn)自然災(zāi)害,當(dāng)時人們稱為“天災(zāi)”,大臣們自然而然的就把這些事情歸結(jié)為——都是遷都惹的禍。
朱棣為人雖然夠狠夠絕,但畢竟自然科學(xué)理論知識修養(yǎng)不足,他也有點慌亂,便向群臣征求意見,以便彌補過失。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大臣們卻借此機會對他發(fā)起了猛烈的攻擊。
許多大臣上書,陳說遷都的害處,并表示之所以有天災(zāi),就是因為遷都造成的。其中主事簫儀的言辭最為激烈,史料記載“儀言之尤峻”,至于他到底說了些什么并未列出,但估計是罵了朱棣,大家知道,朱棣從來就不是個忍氣吞聲的人,他的回應(yīng)也很干脆,直接就把簫儀殺掉了。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要知道讀書人可不是好惹的,自幼聆聽圣賢之言,以圣人門生自居,皇帝又怎么樣?怕你不成?
于是眾多大臣紛紛上書,言論如潮,還在午門外集會公開辯論,說是辯論會,但會上意見完全是一邊倒,其實就是針對朱棣的批斗會,如果換個一般的皇帝,看到如此多的手下反對自己,很可能會動搖,但朱棣不是一般的皇帝,他堅持了自己的看法,堅定了遷都的決心。
“你們都不要再說了,遷都是我做的決定,一定要遷,我說了算,就這么辦了!”
朱棣這樣做是需要勇氣的,他在反對者占多數(shù)的情況下,還敢于堅持觀點,毫不退讓,事實上,很多大臣提出的意見也是很中肯的,如遷都勞民傷財,引發(fā)貪污腐∕敗等,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歷史將會證明,朱棣的選擇是正確的。
在歷史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十分有水平的人物,他們能夠在形勢尚不明朗之前預(yù)見到事物將來的發(fā)展,如諸葛亮在破草房里就能琢磨出天下將來會三分等,但諸葛亮的這種琢磨是不需要成本的,即使他琢磨得不對,也沒有人去找他麻煩。
容易出麻煩的是抉擇,也就是說,必須犧牲某些眼前的利益去換來將來更長遠的利益。這種抉擇往往是極為痛苦的,因為眼前利益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長遠的利益卻是看不到的,就好比你讓大家丟下手中已有的鈔票,跟著你去挖金礦,金礦固然誘人,但是否真有卻著實要畫個大問號,你說有就有?憑什么?
一百多年后偉大的**家張居正就是栽倒在這種抉擇上的,因為那些大臣們寧可抱著手上的那點家當(dāng)?shù)人?,也不肯跟他去走那條未知的道路。
朱棣就是這樣一個很有水平的領(lǐng)§導(dǎo),也是一個敢于抉擇的領(lǐng)§導(dǎo),他知道遷都是一項大工程,耗時耗力,但他準(zhǔn)確地判斷出,影響明帝國的長治久安的最大因素就是北方的蒙古,要想將來平平安安過日子,就必須舍棄眼前的利益,遷都北京。否則明朝將難逃南宋的厄運。
與張居正相比,朱棣有一個優(yōu)勢——他是皇帝,而且還是一個鐵腕皇帝,一個敢背罵名我行我素的皇帝,所以他能夠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所以他終于完成了遷都這項艱難的工作。
朱棣遷都的行為招致了當(dāng)時眾人的反對,很多人也斷言此舉必不可行,但十九年后站在北京城頭遙望遠方的于謙應(yīng)該不會這樣想。
歷史才是事物發(fā)展最終的判斷者,在不久之后,它將毫無疑問地告訴每一個人:朱棣的抉擇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