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午夜福利中文字av_国产成人综合网_av毛片免费观看网站_欧美影视国产综合_野花香视频中文免费观看_亚洲无码要在线视频_又粗又大又用力大交换好大好爽小静_欧美贵妇v办公室高跟鞋_亚洲国产高清a∨网站_免费中文少妇亚洲

知ing

明朝那些事兒1:洪武大帝

當年明月 著 /

神秘師兄 上傳

朱棣原先的軍事行動都是在自己屬地附近進行的,所以南軍即使被擊敗,也可以再次組織進攻,但是這次不同了,如果北軍占據(jù)了濟南,他們就將占據(jù)這個水陸要沖,退可保北平,進可攻京城。這就好比在朱允炆家門口修了個炮樓,什么時候心血來潮就打兩炮過去,到那個時候,南軍就真的回天無力了。

可是局勢已經(jīng)到了這個地步,南軍的最強主力也已經(jīng)被擊敗,誰還能挽救危局呢?

其實朱棣也是這樣想的,朱允炆手下那幾條槍他閉著眼睛都能數(shù)出來,還有什么人能抵擋自己呢?他已經(jīng)收拾好行李,準備去城內的大明湖釣魚了。

到此為止吧,朱棣,上天畢竟還是公平的,你所期待的對手已經(jīng)到來了,他就在你眼前的這座城市里等待著你!

【一個管糧餉的人】

在李景隆進行白溝河之戰(zhàn)時,一位山東的官員承擔了為李景隆大軍押運糧餉的任務,他很盡責,糧餉從來不缺。但他的辛勤工作并不能挽救戰(zhàn)役失敗的結局。李景隆潰敗的時候,他跟隨李景隆撤退,但他撤退的速度要遠遠慢于這位長腿主帥。

一路上,他不斷的收攏那些被擊潰的士兵,并將他們組織起來,在當時人們的眼中。這實在是一種讓人很難理解的行為,所謂大廈將傾,獨木難支,而且隨著李景隆的潰敗,沿路的各府縣都聞風而降。江 山隨時可能易主,大家都已經(jīng)開始為自己將來的前途打算了??墒沁@個人卻仍舊干著這樣的工作,其實不只官員和將領們不理解,連他收容的那些士兵們也不理解,他們不知道這個人為什么要收容他們,準備把他們帶到哪里去。

“濟南,”他說道,“我們要去守衛(wèi)濟南。”

“主帥都跑了,大人您能守得住嗎?”

“我是山東參政,是朝廷委派的官員,這是我的職責?!?/p>

這個按時運送糧餉,盡職盡責,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人叫做鐵鉉。

鐵鉉,河南鄧 州人(今河南鄧 州市),他的履歷并沒有什么引人注目之處,但讓人吃驚的事,他是一個不懂軍事的知識分子,洪武年間他由國子監(jiān)生直接授官為禮部給事中,建文帝登基后被任命為山東參政。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不懂軍事的知識分子挑起了那副誰也不愿承擔的重擔——挽救國家危亡。

鐵鉉并不是那種幼年熟讀兵法,聞雞起舞的游俠之人,在此之前,他的人生就是讀好書和做好官。第一次看到戰(zhàn)場上血腥屠殺 的場面,他也曾經(jīng)猶豫和膽怯過,以他的官職,如果愿意投奔朱棣,是能夠撈個好前途的。但他最終選擇了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因為在他的眼中,朱棣并不是什么遭受奸臣迫害,被逼靖難的英雄,而只是一個攪亂太平盛世,圖謀不軌的亂臣賊子。他的道德觀念使得他無法去接受這樣的一個人成為國家新的主宰。

不接受是容易的,但要挺身而出反抗就難了。鐵鉉雖然是個書生,卻也明白戰(zhàn)爭絕非兒戲,如果選擇對抗,他就將面對這個時代最為優(yōu)秀的統(tǒng)帥——朱棣。

拿什么去對抗這個可怕的敵人呢,四書五經(jīng)?仁義道德?

這些都沒有用,但鐵鉉由他自己的武器,那就是愛國的熱情和不屈的信念。

在他組織士兵趕往濟南的路上,他遇到了一個叫高巍的人,正是此人堅定了他的意志。

高巍,遼州(今山西左權縣)人,他與鐵鉉很早就相識,且情誼深重,就在官員們紛紛跑去投靠朱棣時,高巍卻從朱棣的屬地里逃了出來,他的目的和鐵鉉是一致的——以身許國。

鐵鉉在臨邑遇到了這位老相識,兩人抱頭痛哭,表明心跡,立誓盡責守護濟南,至死方休!

除了鐵鉉和高巍外,另一個平凡的官員也因為他英勇不屈的事跡在歷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

這個人叫王省,戰(zhàn)爭到來之前,他在濟陽擔任教喻的職務,過著平靜的生活。所謂教喻是官方的教職,相當于今天的教育局官員。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教授學生知識。李景隆潰敗之后,他被攻入城中的被軍士兵抓獲,逼他投降,但他英勇不屈,慷慨陳詞,北軍士兵竟然為他所感動,放走了他。

但更出人意料的事,他被放走后并未回家繼續(xù)過自己的日子,而是召集他的學生們,在平日上課的明倫堂教授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堂課。

他對自己的學生說道:“我平時教了你們很多東西,但其中要義你們未必知道,今天我就告訴你們,其中精髓就在于此堂之名明倫二字,請諸君牢記?!闭f完他便以頭撞柱而死。學生們見此慘狀嚎啕大哭,上前救護,已然回天乏術。

王省不畏強權,不求茍活,為自己的信念而死,死得其所,死得其所。

已經(jīng)死去的王省和正在趕路的鐵鉉是相同的人,他們都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奮斗,區(qū)別只是在于一個報國無門,一個效力有方而已。

即使你的敵人無比強大,即使你沒有好的應對方法,但只要你有敢于面對強敵的決心和勇氣,你就會發(fā)現(xiàn),奇跡是可以創(chuàng)造的。

鐵鉉和高巍兩個人以必死的決心帶領一群殘兵奔赴濟南,可當他們到達濟南后,卻意外的發(fā)現(xiàn)李景隆又吃了一次敗仗。原來李景隆一口氣逃到濟南后,整頓了部隊,此時他的手下還有十幾萬人。他本打算抵抗一下,沒有想到朱棣沒有留給他這個機會。

朱棣率領大軍向李景隆發(fā)動了猛烈的進攻,而李景隆已經(jīng)被打出了恐朱癥,一觸即潰,這次他逃得更為徹底,單人匹馬跑了回去,把十幾萬將士都送給了朱棣。

鐵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濟南的,他不會想到,作為一介書生的他將在這里立下不朽功績,并為這個城市的人世代傳頌。

就在濟南城中,鐵鉉遇到了另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此人叫盛庸,是李景隆手下的都指揮使。這位盛庸名中雖有一個庸字,但他本人卻絕不昏庸。相反,他是一個極具軍事才能的將領,不過在李景隆的手下,再有才能的人也是沒有用的。

李景隆的逃走對他們而言也算是一件好事,鐵鉉和盛庸終于可以擺脫這個蹩腳的家伙,去創(chuàng)造屬于他們自己的奇跡。

此時的濟南城里,擠滿了人心惶惶的逃難百姓和打了敗仗的殘兵敗將,治安情況也不好,有戰(zhàn)斗力的士兵極度缺乏,鐵鉉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爛攤子。而且上天也沒有給他更多的時間,朱棣已經(jīng)帶領著他的十幾萬軍隊準備攻城了。

這又是一場看似勝負懸殊的較量,很多人如果處在書生鐵鉉的角色上,早就開門投降了,事實擺在那里,李景隆最強大的六十萬軍隊已經(jīng)被打垮了,現(xiàn)在城內的不過是些漏網(wǎng)之魚,而論軍事素養(yǎng),鐵鉉等人更是無法和朱棣相比。

朱棣似乎也是這樣認為的,他一反常態(tài),不再畏首畏尾,而是第一次主動采取攻勢,他把自己的所有軍隊列隊扎營于城下。他已經(jīng)打敗了所有強大的敵人,擁有了更強的實力,無數(shù)的州府都投降于他,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眼前的這座柔弱不堪的城池居然不投降,而且擋住了自己的去路!

他決定改變自己的戰(zhàn)術,硬拼一下,他要讓這座城市徹底屈服于他。

朱棣過于得意忘形了,他似乎忘記了他當年是怎樣戰(zhàn)勝比自己強大的敵人的。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并不一定是先進的武器和士兵的數(shù)量,而是人的決心和智慧。

【善守者潛于九地之下】

鐵鉉雖然不是科班出生,不懂得軍事,但他是一個極有悟性的人,他在嚴酷的戰(zhàn)勝中鍛煉了自己,了解了戰(zhàn)爭的規(guī)律,并最終被推舉為濟南城的鎮(zhèn)守者。而具有豐富軍事經(jīng)驗的盛庸更是成為了他的得力助手,這兩個人的組合將在今后數(shù)年內讓朱棣寢食難安。

朱棣在準備妥當后,派遣士兵向濟南發(fā)動了進攻,北軍日夜攻打,鐵鉉親自在城上指揮戰(zhàn)斗,身先士卒,他的這種行為感動了原本垂頭喪氣的士兵們,在這些戰(zhàn)敗者的眼中,鐵鉉是一個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在鐵鉉的鼓舞下,防守官兵士氣大振,連續(xù)打退朱棣多次進攻,北軍在城下徘徊數(shù)日,始終不得門道,每天除了抬回無數(shù)具尸體,再無任何進展。

朱棣向來不是一個蠻干的人,他觀察了濟南的地形后,想出了一條很是毒辣的計策,他決堤放水,希望用洪水淹沒濟南城,并摧毀城內守軍的意志,這一招確實厲害,守軍是不可能一邊游泳一邊打水仗的,而這種人為的灌水法用編織袋是堵不住的,眼看城池就要失守,但鐵鉉并不慌亂,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不但可以緩解眼前的危機,還有希望畢其功于一役。

鐵鉉的計劃是這樣的,他預備了一千人前去詐降,并希望朱棣單騎入城接受投降,以表明他的誠意。他相信,在危急時刻的投降,朱棣是不會懷疑的。

果然,朱棣上當了,他真的是一個人來的,濟南城城門大開,似乎在等待著它的新主人的到來,而實際上,這座不設防的城市是鐵鉉張開的一口麻袋,正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就在朱棣騎馬即將進入城內時,城內忽熱有人叫了一聲:“千歲!”這正是行動的暗號,叫聲未絕,麻袋已經(jīng)收口,從城門上突然降下類似武俠片中機關的鐵板,意圖將朱棣困在城內。

這算得上是一個極為精妙的設計,可惜,那位操作的仁兄手稍微急了點,鐵板沒有隔住朱棣,卻正好打在他的馬頭上。朱棣被這道天降鐵板搞懵了,他慌不擇路,立刻換了一匹馬逃命去了。

這件事情使得朱棣十分氣惱,他難得信一回別人,卻被欺騙了,他那并不純潔的心靈受到了鐵鉉無情的傷害,于是他再次命令士兵猛攻濟南城,但濟南仍舊防守嚴密,朱棣一連打了三個月,都沒有任何進展。

為了打破僵局,朱棣決定使用他最后的秘密武器——大炮,明代的大炮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戰(zhàn)場,在靖難之戰(zhàn)中,南北兩軍都使用這種武器,但總體而言,北軍使用的頻率要少得多,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北軍以騎兵為主,而朱棣的戰(zhàn)術是突襲,這樣的戰(zhàn)術特點決定了他們不愿意也不可能隨時帶著這些動輒幾百公斤重的大家伙。但現(xiàn)在既然是攻城戰(zhàn),大炮就派得上用場了。

這下鐵鉉終于要面對他鎮(zhèn)守濟南以來最大的危機了,當時鐵鉉的手中沒有火箭炮,憑著火銃和弓箭也是不可能摧毀對方的炮兵陣地的,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北軍士兵一邊唱著小曲,一邊裝填彈藥,然后點燃引線,把特制的禮物——各種大鐵球,以空降的形式送給自己。

當然了,能人總是能夠從沒有辦法的地方想出辦法來的,如果鐵鉉真的無計可施,讓北軍就此攻破城池,相信濟南城內就不會到今天還有紀念他的鐵公祠了。順便說一句,我也曾經(jīng)去拜過,因為即使單憑他處理這次炮轟濟南的危機時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他也有資格被后人崇拜了。

正當朱棣準備好大炮和彈藥準備炮轟濟南城時,城頭上出現(xiàn)的一幕讓他目瞪口呆,他立刻下令不許開炮,因為當他看到城頭上鐵鉉掛出來的那些東西時,他知道,打不打得下濟南只是小事情,要是開炮把這些玩意打壞,那才真是大麻煩。

到底是什么東西讓朱棣如此投鼠忌器呢?鐵鉉手中似乎也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了,而且即使有什么值錢的玩意,只要開炮打進城去,所有的一切都將歸自己所有了,還忌諱什么呢?

事情滑稽就滑稽在這里,鐵鉉掛出的這些玩意一點不值錢,但卻是真要命,就算你打死朱棣他也是不敢開炮的。原來鐵鉉找人連夜做了十幾個大牌子,上面工工整整地寫了“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幾個大字,掛在城墻的四周。

這些木牌子真是比防彈衣還頂用,朱棣在城下氣急敗壞,破口大罵,但就是不敢動真格的,而這一切都早在鐵鉉的預料之中。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沒有朱棣不敢干的,他敢對皇帝無禮,敢瞧不起皇帝,還敢公開造反,而這些木牌不過是用普通的木頭寫上幾個字而已,為什么鐵鉉斷定朱棣絕對不敢損壞這些木牌呢?

如果說當時有心理戰(zhàn)的話,那么鐵鉉應該就是其中高手,他準確地抓住了朱棣的弱點。朱棣弱點并不多,但確實是有的。他的弱點就是出兵的理由。

雖然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朱棣是反賊,但是朱棣畢竟還是有一定的理論支持的,這個支持就是他老子朱元璋的遺訓,所謂藩王靖難,掃除奸臣是也。其實也就是用老子來壓孫子。可是現(xiàn)在鐵鉉掛出這些自己父親的神牌,如果用大炮攻城的話,豈不是連老爹的神位也敢毀?

這是萬萬使不得的,朱棣何嘗不知道這些所謂神牌可能是鐵鉉派人上山砍了木頭下來,找?guī)讉€測字先生寫的,有何神圣性可言。但奇怪就奇怪在這里,大家都知道這玩意是假的,可就是沒人敢動手去砸了它。而朱棣這種既當婊子 又想立牌坊的心里也被鐵鉉充分利用,弄出了這么一幕滑稽戲。

城下的朱棣大炮齊備,兵馬強壯,只要命令開始攻擊,濟南唾手可得,可他暴跳如雷,有怒難發(fā),就是不敢開炮。城上的鐵鉉得意洋洋,敲打著那些昨天可能還是山中林木的所謂神牌,以挑釁的眼光看著下面的朱棣,就差喊出“向我開炮”這樣的豪言壯語,那意思似乎是說:有種你就開炮??!

朱棣沒種開炮,只好收兵回營,這應該是朱棣軍事生涯中最為窩囊和郁悶的一天。

這一幕后來被很多電視劇引用,皆未注明轉載,在此本人也為鐵鉉先生申明一下,此舉為鐵鉉先生原創(chuàng),他的智慧和這種玩弄敵軍于股掌之間的氣魄確實值得我們景仰。

朱棣終于感覺到了自己對手的強大,一群殘兵敗將,一個沒有打過仗的書生,一座似乎踢一腳就會落下幾塊磚頭的城池,居然擋住了自己。而這也是他開戰(zhàn)的第一次失敗。

看來上天是不會讓我一個人來主宰這個時代的,我失敗了,濟南并不屬于我,至少現(xiàn)在不是,還是班師回去吧。

可是他想走就能走得了嗎,城中的鐵鉉敏銳地發(fā)覺了朱棣撤退的跡象,他和盛庸率軍追擊,狠狠地打了一次落水狗,朱棣慌不擇路,一退幾百里。鐵鉉趁勢進攻,收復德州。

鐵鉉和盛庸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敢于迎戰(zhàn)強大的朱棣,并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堅持的信念獲得了濟南守備戰(zhàn)的勝利,為下一步的反攻爭取了時間,可謂挽狂瀾于既倒。而鐵鉉也因他在戰(zhàn)役中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和勇氣,作為一位傳奇人物為濟南人所銘記。

此戰(zhàn)的勝利給長期以來郁悶無比的建文帝帶來了一絲曙光,他晉升鐵鉉為山東布政使,之后又讓他擔任了兵部尚書,這位并非干軍事出身的書生能夠擔任最高軍事長官,實在要感謝朱元璋的清除功臣活動和李景隆的愚蠢無知。

而建文帝終于也做出了一個十分英明的決定,他撤換了李景隆總司令的職務,并將此職授予盛庸,事實證明,在當時,盛庸確實是這個職務最適合的人選。

同時,逃跑比賽冠軍李景隆一溜煙回到了京城,這位仁兄實在是讓人無話可說,出師時候的六十萬大軍輸?shù)靡桓啥?,只剩下了他本人光著屁股跑回來,連當初保舉他的黃子澄都想拿把刀砍死他,黃子澄覺得自己罪孽深重,恨透了李景隆,便聯(lián)同御史大夫練子寧和御史葉希賢向建文帝慷慨陳詞:立斬李景?。?/p>

但是建文帝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他拒絕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李景隆是他的親戚,建文帝一向以慈悲為懷,具有博愛精神,對造自己反的叔叔都關愛有加,更何況是一個打了敗仗的表親。而且在他看來,李景隆打敗仗已經(jīng)是即成事實,殺掉他沒有多大用處,養(yǎng)著他也不過每年多廢點糧食,何必一定要取人性命呢?

但是建文帝錯了,他不會想到這個打了敗仗的李景隆其實還有著第二個身份,在不久的將來他會對局勢產(chǎn)生重要影響。

不管怎樣,南軍方面終于從開戰(zhàn)后的一頭霧水,稀里糊涂的狀態(tài)中恢復過來,他們確實找到了能夠對付朱棣的將領,并開始積聚反攻的力量。

經(jīng)過休整后,重新布置的南軍準備向朱棣發(fā)動反攻,保守的耿炳文和愚蠢的李景隆將不再出現(xiàn),朱棣將面對由新一代的優(yōu)秀將領組成的南軍最強陣容,也將迎來他人生中最為慘痛的失敗。

【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

朱棣從來都不是一個被動挨打的人,在得知盛庸準備北伐后,他已經(jīng)提前做好準備,開始了進攻。

建文二年(1340)十一月,朱棣向南軍重兵駐守的滄州發(fā)動進攻,殲滅數(shù)萬南軍,并俘獲大將徐凱,之后朱棣馬不停蹄,繼續(xù)發(fā)動猛烈進攻,攻克德州、濟寧、臨清等地。

此時的統(tǒng)帥盛庸在得知朱棣先發(fā)制人后,準確地判斷了形勢,并準備轉攻為守,吸引北軍前進,他明白小打小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與朱棣的決戰(zhàn)是在所難免了。

他在仔細勘查地形后,選定了決戰(zhàn)的戰(zhàn)場——東昌,這里即將成為北軍的集體公墓。

為了吸引朱棣前來決戰(zhàn),盛庸放棄了很多城市,避其鋒芒,他有步驟地安排自己的軍隊節(jié)節(jié)后退,以引誘朱棣繼續(xù)前進。他相信,濟南的失敗必然會使得朱棣更具有進攻性,也更容易掉進自己布下的陷阱。

盛庸的估計是正確的,此時的朱棣確實有著比以往更強的進攻欲望 ,濟南的失敗讓他寢食難安,特別是鐵鉉使用掛神牌這樣的手段逼退自己更是讓他有被人耍弄的感覺。但他還是有充分的自信的,即使鐵鉉再聰明,那也只是防守的本事而已。真正決定戰(zhàn)場勝負的還是進攻。

若論進攻,放眼天下,有何人可與自己匹敵!

他并非沒有察覺到盛庸的企圖,但他有著充分的自信,在他年少時,已經(jīng)投身軍伍,得到過無數(shù)名將的指點,經(jīng)歷過戰(zhàn)場的血腥廝殺,他戰(zhàn)勝了無數(shù)可怕的敵人,有著充足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南軍的那些將領,不是太老,就是太嫩,不可能成為自己的對手。

在南軍中堪稱自己敵手的只有一個平安,此人確實是一個勁敵,如果他成為南軍統(tǒng)帥,倒真是難以對付,但可喜的是朱允炆似乎又犯了一個錯誤,他任命李景隆手下的都督盛庸接替了指揮位置,讓平安做了盛庸的副手。

他也曾事先探查過敵軍主帥盛庸的情況,果然不出他所料,盛庸并沒有什么耀人的功績,原先只不過是李景隆的部下,而且此人有一個弱點,那就是不善于指揮騎兵。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戰(zhàn)爭中的主力兵種,以往在對付外來游牧民族入侵時,騎兵是最主要的軍事依靠。而在朱棣的那個時代,南北軍中公認最為優(yōu)秀的騎兵將領恰恰是朱棣本人。他曾親率大軍深入大漠,清剿北元,累積了豐富的軍事經(jīng)驗,他還有著足以自傲的指揮能力和強壯的士兵,而對手卻只是自己手下敗將的部下,與自己相比,盛庸不過是一個無名小卒。

在朱棣看來,這場戰(zhàn)役是沒有懸念的,他堅信在面對面的交 鋒中,精銳的北軍騎兵將摧枯拉朽般把敵人打得粉碎,而自己將注定是戰(zhàn)役最后的勝利者。

不過事實證明,每個人固然有自己的短處,但也必然有著自己的長處。盛庸雖然沒有朱棣那樣優(yōu)秀的騎兵指揮能力,但他也有自己擅長指揮的兵種。

朱棣的大軍仍在前進,同年十二月份,北軍先后攻占了東阿,東平等地,不斷向盛庸預先設計的戰(zhàn)場——東昌前進。

在離東昌不遠的滑口,朱棣遭遇了盛庸手下大將孫霖帶領的前鋒部隊,似乎與他所預想的一樣,盛庸的軍隊不堪一擊,他沒有費多大工夫就擊潰了對手。這使他更加相信,盛庸將和李景隆一樣,敗在他的手下,然后灰溜溜的逃回去。意氣風發(fā)的朱棣終于擺脫了濟南作戰(zhàn)的陰影,他率領著十余萬大軍抵達了最終的決戰(zhàn)地點——東昌。

盛庸正在這里等待著他,說起盛庸這個人還真是有幾分傳奇色彩,明史盛庸傳第一句話就是:盛庸,不知何許人也??此苹恼Z言說明這是一個生平不明的人,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黑戶,出生地,出生日期,父母皆未注明。但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他打過很多敗仗。

他先在耿炳文手下當參將,經(jīng)歷了真定之敗,然后隨著李景隆代替了耿炳文的位置,他就轉而跟隨李景隆。應該說在李景隆的手下,盛庸還是學會了很多東西,比如打敗仗后如何逃跑、如何選擇逃跑路線,如何收拾殘兵敗將等等。

在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戰(zhàn)役里,他已經(jīng)習慣了戰(zhàn)敗者的角色,他似乎是在被人追逐中度過自己前兩年的軍事生涯的,人家跑,他也跑,從真定跑到北平,再跑到德州、濟南,一直以來他都被像趕鴨子一樣趕來趕去。

對于盛庸來說,所謂軍人的尊嚴在他那里不過是一句笑話而已,失敗、逃亡、再失敗、再逃亡,如同喪家之犬一樣的生活還有什么尊嚴可言?

當然,如果盛庸就這樣混下去,那么在歷史上也就不會有盛庸傳了,他在歷史中最多會留下一句諸如某將名盛庸被斬于某役中的記載。后來的事實證明,他是一個有著卓越軍事才能的人,雖然他沒有跟對領導,但在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他學到的絕不僅僅是逃跑,失敗磨礪了他的心,而他從失敗中獲得的最珍貴的財富,就是他終于可以從旁人質疑責怪的眼光中站起來,大聲說道:“勝利終歸是會屬于我的!”

盛庸曾多次在陣中看到過朱棣的身影,朱棣那快速的進攻和突破,選擇時機的突然性和準確的戰(zhàn)場判斷力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當他看到朱棣身先士卒,率領他的精銳騎兵來往縱橫,無人可擋的雄姿時,他都會產(chǎn)生無盡的感慨和疑問:這個人是可以戰(zhàn)勝的嗎?

在那一次次的失敗中,盛庸不斷的學習 和總結著經(jīng)驗教訓,他漸漸的摸清了朱棣的進攻套路和方法,即以騎兵突擊側翼,正合奇勝的軍事策略。而在白溝河之敗后,他逃到了濟南,見到了并非軍伍出身的鐵鉉,在那危急的時刻,他與鐵鉉齊心協(xié)力,終于第一次擊敗了朱棣的軍隊。這件事情讓他認識到,朱棣并不是所謂的戰(zhàn)神,他也是可以被擊敗的。

在經(jīng)過仔細謀劃后,他根據(jù)朱棣的攻擊方式專門設定了一套獨特的戰(zhàn)法,并在東昌設下戰(zhàn)場,準備迎擊朱棣,其實盛庸的心里也很清楚,濟南之戰(zhàn)的勝利多少有點僥幸,而要想在野戰(zhàn)中戰(zhàn)勝朱棣就十分困難了。朱棣統(tǒng)帥的北軍長期以來都依靠騎兵為其主力,多次征伐蒙古,極善野外作戰(zhàn),而盛庸也確實如朱棣所料,他并不是一位卓越的騎兵指揮官,但他敢于迎戰(zhàn)朱棣,是因為他有著自己擅長使用的秘密武器和應戰(zhàn)方略。

前哨已經(jīng)向盛庸報告了朱棣到達東昌的消息,盛庸知道,他終于要面對這個可怕的敵人了,這一次戰(zhàn)役中,自己不再需要向任何人去報告軍情了,但這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所有的責任和重擔都壓到了自己的身上,再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

出乎盛庸手下將領的意料,盛庸并沒有選擇堅守城池,這些將領們都和盛庸一樣,在數(shù)次敗仗中吃夠了朱棣的苦,深知其厲害,對于正面與朱棣作戰(zhàn)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恐懼心理。所以當盛庸宣布他將列隊背城迎戰(zhàn)時,手下將領一片嘩然,爭論之聲 四起。

盛庸并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看著他的將領們,慢慢的,將領們也終于安靜下來。此時盛庸終于開口說話:“我相信諸位絕非貪生怕死之輩,燕王確實厲害,但若一味死守城池,待其侵掠而來又席卷而去,我等為人驅趕,何日方休!但請各位齊心協(xié)力,與其決一死戰(zhàn),勝負雖未可定,忠義必可留名青史!”

背城而戰(zhàn),有進無退,有生無死!再也不能逃跑了,即便是為了軍人的尊嚴,也要決一死戰(zhàn)!

朱棣,就讓你看看我這個無名小卒的厲害!

【東昌決戰(zhàn)】

朱棣帶領著他的精銳部隊來到了東昌,開始了與盛庸的決戰(zhàn)。正如他所料,盛庸的軍隊中騎兵既不多也不精,但這些士兵卻裝備了另一種武器——火器和弓弩。

盛庸深知,要在騎兵對沖中戰(zhàn)勝朱棣,無異于癡人說夢,于是他發(fā)揮了自己的特長,大量裝備了火器和弓弩,為了增加殺傷力,他還命人在弓弩的箭只上涂抹了毒藥,不給北軍負傷后等救護車的時間,務必做到一擊必殺。

朱棣看見這個陣勢,終于明白了來者不善,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就看是你的弓弩快,還是我的精騎快吧!

在一聲號令之下,朱棣親自率領騎兵攻擊,如以往一樣,他選擇的攻擊方向還是盛庸軍的左翼,但在他全力攻擊之下,左軍竟然巋然不動。朱棣反復沖擊,卻毫無效果。

朱棣的這一招實在是老掉牙了,盛庸對此早有準備,他不但派重兵保護自己的左翼,還設計了一個朱棣做夢也想不到的圈套。他決定將計就計,利用朱棣的這一進攻特點徹底的擊敗朱棣。

進攻失敗的朱棣及時調整了軍隊部署,他決定改變突破口,以中央突破戰(zhàn)術攻擊盛庸中軍,以求獲得全線擊潰之效。他重整了部隊,轉移到了中軍方向,準備發(fā)起一次致命的攻擊,但他預料不到的是,當他威風凜凜的整肅隊伍準備進攻時,他和他的部隊已經(jīng)站在了盛庸的麻袋口上。

很快,朱棣率領他的騎兵發(fā)動了最大規(guī)模的進攻,如他所料,盛庸的中軍一觸即潰,紛紛向后逃散,朱棣大喜,發(fā)動全軍追擊敵人??墒撬淖窊魶]有持續(xù)多久,朱棣就驚奇的發(fā)現(xiàn),越往里突進,南軍的人數(shù)越多,而且他們并不像是逃散的士兵,手中都拿著火器和弓弩。正瞄準著自己的軍隊。

一個念頭瞬間閃過朱棣的腦袋,“上當了!”

這正是盛庸的計劃,他料定朱棣左翼攻擊失敗后會轉而攻擊中軍,便設下陷阱,遇朱棣攻擊時安排中軍后撤,待其進入包圍圈后再進行合圍發(fā)動進攻。

朱棣又一次陷入了危機之中,這一次他不可能如白溝河之戰(zhàn)那樣去欺騙敵軍主帥了。盛庸不是李景隆,而且朱棣已經(jīng)成為囊中之物,他這次就是把馬鞭揮斷,也不會再有任何效果了。

【救兵】

此時在包圍圈外,還聚集著朱棣的大批士兵,但由于主帥被圍,大家都不知所措,經(jīng)驗告訴我們,關鍵時刻總是有英雄人物出現(xiàn)的。這次充當英雄的是朱能。

他緊跟朱棣攻擊南軍,但在一片眼花繚亂的陣法變換之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把主帥給丟了,這還了得,再不把人找到,全軍就有崩潰的危險!

當他得知朱棣已被包圍時,立刻率領自己的親兵向南軍包圍圈猛沖,此人實在是少有的勇猛忠義之人,也出了名的不要命,之前他曾有過帶領三十余人追擊數(shù)萬大軍的光輝記錄。這一次他也沒有讓朱棣失望,左沖右突之后,他居然在亂軍中找了朱棣,并和他一同沖出重圍。

此時遠處指揮的盛庸怒不可遏,他沒有想到自己花心思設計的圈套居然還是被朱棣跳了出去,既然朱棣已經(jīng)逃走了,那就去攻擊北軍士兵,一個也不要讓他們溜走!

所謂有失必有得,盛庸設置的圈套雖然沒有能夠套住朱棣,卻套住了另一個人。

朱棣被包圍之后,最為著急并不只是朱能一人,張玉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公認的朱棣手下第一大將,在以往的戰(zhàn)役中,他身先士卒,居功至偉。朱棣也與他交 誼深厚,眼見自己敬愛的領導被陷了進去,張玉也效法朱能,拼命沖進包圍圈。

經(jīng)過奮死拚殺,張玉終于沖了進去,但他看到的不是朱棣,而是死神的笑容。

此時朱棣已經(jīng)被朱能救走,而殺紅了眼的南軍士兵眼看著到手的鴨子飛了,正想找個人發(fā)泄一下,而張玉的出現(xiàn)正好滿足了他們的愿望。于是眾人一擁而上,人手一刀,把張玉砍成肉醬。此時以往被朱棣追著跑的將領們都意識到,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的時候到了。他們不需要盛庸的動員,拼命追殺落水狗,北軍隨即一潰不可收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