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魯迅在社會中摸爬滾打一定累了,不然到寫《吶喊》的時候心如此的絕望。有人說他是關(guān)心人民疾苦。但更可能是累得沒有心情在抬頭了。當然,他畢竟是個人嘛,從中國輾轉(zhuǎn)到日本再回國,這條路那么長那么長,鞋底磨掉了好厚一截,以至于開始的意氣風發(fā)到后來的力不從心。
不知是誰說過:你猜到了開始卻永遠猜不到結(jié)局。
但是,當一個人累得連猜的欲|望都沒有了,就不會存在什么結(jié)局了。
當時的那個社會是黑色*,對于魯迅先生來說更是寂寞得不得了,似乎好像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般。就連他也意識到,盡管他在為自己吶喊,但卻沒有人搭理。明明五 四運動都已經(jīng)揭開序幕,身邊也有戰(zhàn)友,為什么還會如此的寂寞?銳利的眸子里滿是人吃人的社會現(xiàn)狀,《狂人日記》也好,《阿Q正傳》也罷,盡是社會悲慘的一 面。與那個時代非常不同,現(xiàn)今社會追求的是好的一面。大家眼里都是欣欣向榮,而滿目瘡痍只是歷史。
單四嫂失去了寶兒,看著空屋希望在夢里趕快見到寶兒。
孔已己喝完酒在旁人的笑聲中用手爬走了。
大哥把妹子吃了,卻勸母親不要哭。
大人閏土用歡喜而有凄涼的表情叫:“老爺……”
這些現(xiàn)在人連稍微想想都覺得駭人聽聞,凄涼到觸懷的情節(jié),萬萬不能扎根在心中,不然可能連走的勇氣都不會有。那時候魯迅不知從哪里挖來這些巨大的勇氣,向前走。把寂寞、回憶凝固成手中的文字,然后分給別人,成為他人的支柱。
或許他是寂寞過頭了,所以才在他人奮斗到寂寞時,吶喊一聲,讓那時正在做美夢的年輕人不感到寂寞的往下走。將那些自以為的苦埋在心里,不傳染給他人。
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一個英雄,沒有呼之欲出的能力。但被打氣的人們都感到了力量,有一股頑固而又堅實的力量推著那些想放棄的人往前走,不停下腳步。
一條本沒有人走過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坦蕩的大道,在那時也能看見些光了。身邊的走的人不少,互相打氣也有。但魯迅,這位連走路都習慣的人,在無光的黑夜還會抬頭看看天嗎?看看明天嗎?